我國傳感器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
來源:未知 日期:2017/10/10 瀏覽量:次
在關于“大力加強傳感器的開發和在國民經濟中普遍應用”的決策指引下,傳感器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,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傳感器行業形成了一定的優勢,但是不足之處也比較明顯。
我國傳感器行業的優勢,已經形成了研究、生產和應用體系、人材隊伍和部分傳感技術的優勢,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;有一批先進的成果,如刀具/砂輪監控儀系列成果,石油油井用高溫、高壓傳感檢測不足之處有:研究開發戰略在系統性上的不足,如:傳感器與傳感系統未能統一布置,形成兩套并列,相互脫節的攻關;對傳統傳感器的革新改進不足,微小型化步子慢,在國內與國際市場上形不成競爭;;加緊特殊環境和工程項目傳感技術的研究開發;集成化、智能化和納米技術與國外差距大。
雖說我國目前正在大力開發MEMS技術,但是我國的傳感器技術水平仍然落后世界水平5~10年,想要迎頭趕上,就得進行大力革新,落后就得挨打,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教訓。前階段工信部下發了《信息產業科技發展“十一五”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》中明確的指出新型元器件技術開發將重點圍繞敏感元件和傳感器等。并且對于傳感器產業化發展提供了規劃和政策支持。
從“十一五”規劃綱要至今從中國傳感器市場雖然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,但是總體保持著強勢快速度發展格局,最新傳感器技術大多首先在國外發展起來,但是真正的應用卻往往首先在中國實現,這正是源于中國龐大而多樣的傳感器市場特點。相信通過“十一五”重要的發展期中國傳感器技術將有進一步躍升,逐步縮短與世界先進傳感器技術國家間的差距。